燕京女儿十六七,颜如花红眼如漆。
兰香满路马尘飞,翠袖笼鞭娇欲滴。
春风驰荡摇春心,锦筝银烛高堂深。
绣衾不暖锦鸳梦,紫帘垂雾天沉沉。
芳年谁惜去如水,春困著人倦梳洗。
夜来小雨润天街,满院杨花飞不起。
译文
燕京少女正是十六七的大好年华,娇颜如花眼如点漆。
踏春归来,只见身骑骏马手持短鞭,花香袭人的道路上奔跑的马儿扬起阵阵尘土。
使人和畅的春风吹的人心情荡漾,锦筝银烛也只感高堂深深,心中空旷。
次日醒来美梦不再,隔着紫色珠帘望去只见雾蒙蒙天沉沉。
谁能珍惜这如水的美好年华,春困时节连梳洗都懒的动了。
夜幕降临小雨润湿天街,满院的杨花再也无法随风飘飘荡荡。
注释
澹荡:使人和畅。
此诗以
乐府民歌体,歌咏
一位燕京
少女。前四句写这位
女子的出游,着重表现她娇媚欢快。“春
风”至“紫帘”四句,
写出游归来,因沐浴大好
春光而逗引的荡漾春心,以凄艳居处
环境烘托、暗寓
其对
美好爱情生活的
憧憬。后四句写次日
清晨醒
来时的
失意与
无奈,形象地传达出
少女年华如
水之叹。三个层次随
时间而展开,脉络
清晰;而其间所含蕴的或轻快或
寂寞或
哀怨的不
同情调,则
又富于变化,从
多角度描绘出这位多情善感的
美丽女子的形象。
萨都剌(约1272—1355)元代
诗人、
画家、
书法家。字天锡,号直斋。回族(一说蒙古族)。其先世为
西域人,出生于雁门(今山西代县),泰定四年进士。授应奉翰林文字,擢南台御史,以弹劾权贵,左迁镇
江录事司达鲁花赤,累迁
江南行台侍御史,左迁淮
西北道经历,晚年居杭州。萨都剌善绘画,精
书法,尤善楷书。有虎卧龙跳之才,人称燕门才子。他的
文学创
作,以
诗歌为主,
诗词内容,以游山玩水、
归隐赋闲、慕仙礼佛、酬酢应答之类为多,
思想价值不高。萨都剌还留有《严陵
钓台图》和《梅雀》等画,现珍藏于北京故
宫博物院。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