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宋)文天祥
【注释】
①金陵:今江苏南京(宋名建康)。②驿:古代官办的交通站,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。③草合:草已长满。④离宫:古代皇帝出巡休息的地方。⑤孤云飘泊复何依:言自己漂泊天涯,国破家亡,无所依傍。⑥旧家燕子傍谁飞:化用刘禹锡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句。
昔日皇帝的金碧辉煌的行宫现在已被荒草淹没,在夕阳的照射下,更显得凄凉,我像一片孤独的白云飘来飘去,还有什么依靠呢?国家山河依旧,可短短的四年间,城郭面目全非,人民多已不见。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,以前来我家住过的燕子,现在还能否找到以前的主人?今天我就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,从此以后南归无望,等我死后化作啼血的杜鹃归来吧!
本诗写于1279年的深秋,此时,金陵被元军攻破四年之多。诗人战败不幸被俘,在被送往大都(今北京)的途中经过金陵,诗人触景生情,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金陵城的历代兴亡交织在一起,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。“从今别却江南路,化作啼鹃带血归”与《过零丁洋》里的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异曲同工,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、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。
【阅读训练】
2?“草合离宫转夕晖”一句中,静态描写的景物有、,动态描写的景物是。动静结合,反衬诗人久久凝望、久久沉思。
3?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?
“从今别却江南路,化作啼鹃带血归”,让我们想起了另一句诗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,坚守自己心中的信念,至死不渝,何等的荡气回肠。
请查阅有关资料,进一步了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感人事迹,然后联系本诗写一写自己的感想。
民族?雄文天祥
文天祥(1236—1283年),汉族,吉州吉水(今属江西吉安)人,原名云孙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、浮休道人,民族英雄。
宋恭帝德佑元年(1275年)正月,元军大举进攻,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,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,依命令他驰援独松关。由于元军攻势猛烈,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,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。
次年正月,元军兵临临安,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。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,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。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,却被伯颜扣留。谢太后见大势已去,只好献城纳土,向元军投降?
随后,文天祥冒险出逃,经过许多艰难险阻,于景炎元年(1276年)五月辗转到达福州,被小皇帝宋端宗赵昰任命为右丞相。景炎二年(1277年)年冬,元军大举来攻,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,兵败被俘。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,忽必烈多次派南宋降官降将劝降,文天祥始终不肯屈服,只说“天下事有兴有衰。国亡受戮,历代皆有。我为宋尽忠,只愿早死”。
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,狱中的生活很苦,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,写出了不少诗篇。《指南后录》第三卷、《正气歌》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?。
1282年3月,忽必烈再下命令,欲授文天祥高官显位,文天祥“但愿一死足矣”!就刑前,文天祥问监斩官:“哪边是南方?”有人给他指了方向,文天祥向南方跪拜,说:“我的事情完结了,心中无愧了!”于是引颈就刑,从容就义。死后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一首诗: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,唯其义尽,所以仁至。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。”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