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扉在石层,
尽日少人登。
一
鸟过寒木,数花摇翠藤。
茗煎冰
下水,
香炷佛前灯。
吾亦逃
名者,
何因似
此僧。
译文
把门开在峭壁上,一天到晚很少有人能爬上来,
一只鸟飞过寒冷的枯木,好几朵花在翠藤上便摇曳起来。
煮茶使用的是寒冰下面的水,而香火居然燃着佛像前的灯。
我也是一个逃避名声者,什么原因使我看起来很像这岩居僧。
注释
开扉:开门。扉,门扇。
何因:什么缘故,为什么。
赵师秀作诗,常追求“
清”的
美学趣味,故
多写荒寒之景,凄清
之情,冷寂之境。首联交代诗题。开扉于石层,所谓僻之
又僻,本意即在避世,所以
自然“尽日少人登”。
这是说
其居处之清。颔联描
写鸟过藤动、藤动
花落的情景,
非常细腻。
一个“过”字,
当是反复推敲所
得。一般说来,既是藤摇花落,就
不当是“过”,而
应是“落”或“飞起”。但在那样一个清寂的
环境中,“过”字显然更能见出僧
人的悠然自得,与世
无争。因此,在
艺术上更为真实。一个“寒”字,既是写实——树已深而复绕之以藤,当然清寒;又是写意——以此烘托僧人的心迹双寂。炼字炼句亦复炼意,而又出以
平淡自然,反映了
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。这是说其环境之清。颈联承上更具体地来写僧人的
生活。煎茶而取冰下水,亦略
同取梅上雪,意在寄托高洁的
情怀。而于饮食之中惟言煎茶一事,则突出了其生
活的清苦和心性的
淡泊。“香炷佛前灯”一句,呼应题中“僧”字,若无此交代,则
可能将
主人公误认为隐士,而非僧人了。这又是说其生活之清。居处、环境、生活都写到了,题面已足,故尾联结以
向往之情。这是以直接
抒情的
方式,进一步突出主题,使
全诗在结构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。
赵师秀
赵师秀(1170~1219年)字紫芝,号灵秀,亦称灵芝,又号天乐。永嘉(今浙
江温州)人。
南宋诗人。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